绕开慢性肾炎3大误区,远离尿毒症!
众所周知,“难治愈”是慢性肾脏疾病的一大特点,一方面因为肾脏疾病发展比较隐匿,不易被察觉,常导致很多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另一方面还是在于不少人对肾脏疾病知之甚少,甚至走入一些误区无法自拔,导致病情越来越严重。

误区一:慢性肾炎作为一种疾病,应该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表现。
的确,任何疾病都是有症状和体征表现的,例如肝炎有恶心、皮肤巩膜变黄;肺炎有咳嗽、脓痰。而慢性肾炎有什么表现呢?
常见的四种表现是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但实际上,有时候这些症状和体征的表现非常轻微和隐匿,它们几乎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因此常常容易被忽视,而病情却在持续发展。

慢性肾炎发生的原因有很多,急性肾炎只是其一,且并不占主导因素,更谈不上转化了。
通常急性肾炎及时积极治疗是可以治愈的,但有少部分人因为各种原因使急性肾炎反复发作,长期久治不愈,导致肾功能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从而发展到慢性肾炎,这样的患者大概占到了10%左右。

简单来说,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但不是一对一的联系,即不是每个急性肾炎的病人都会转为慢性肾炎,也不是每个慢性肾炎的患者都有急性肾炎这个过程。
误区三:年轻人不会患慢性肾炎
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这么年轻怎么会得这种病?”
其实,慢性肾炎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段。
慢性肾病的隐蔽性非常强,不少人发现慢性肾脏疾病时即已发展到尿毒症期,没办法明确究竟是几时患上了慢性肾炎,也没有很准确的统计数据提示慢性肾炎具体的发病年龄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