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家团队 静康新闻 肾病科普 推荐文章 病种专题 来院服务 科室导航 在线咨询
首页>病种专题>其他肾病

血肌酐升高的原因 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肾前性主要指的是血管内容量不足引起肾灌注不良及肾血流量下降引起的血肌酐升高,包括高热、大量出汗、高温环境、腹泻、呕吐及过度使用利尿剂,还包括消化道大出血、严重烧伤及心力衰竭等。这一原因引起的血肌酐升高,多为急性肾损伤。
 
  肾后性主要指的是尿路梗阻和尿液返流等,包括输尿管结石、狭窄、后尿道瓣膜、膀胱颈梗阻、前列腺增生肥大与前列腺癌、膀胱肿瘤或膀胱内有较大的积血块、盆腔肿瘤压迫输尿管或膀胱与尿道,以及神经源性膀胱等都可引起血肌酐升高。这一原因引起的血肌酐升高,若未能及时采取措施,急性肾损伤也会转变为慢性肾功能不全。
 
  排除肾前性与肾后性,就要考虑是肾性引起的血肌酐升高。而肾性血肌酐升高,又可分为肾小球性、肾小管性、肾间质性及肾血管性等原因。IgA肾病、膜性肾病、急性肾炎、急进性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及糖尿病肾病等都属于肾小球性;急性肾小管坏死、慢性间质性肾炎、尿酸性肾病及药物性肾损害等都属于肾小管间质性;肾动脉狭窄与肾静脉血栓等都属于肾血管性。这一原因引起的血肌酐升高,有的是急性肾损伤,有的则是慢性肾功能不全,还有的则是在慢性肾功能不全基础上合并了急性肾损伤(即CRF+AKI)。
 
  若患者已经明确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其升高的血肌酐并不能通过药物就能达到降肌酐效果的,患者也不应该只想通过药物来降低升高的血肌酐,而是想方设法稳肌酐或延缓血肌酐升高速度,而那些中药保留灌肠、序贯结肠透析、血流透析或腹膜透析等非药物疗效,它也只是表面上的降肌酐,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改善肾功能。因此,肾友对降肌酐治疗一定要有科学而清醒的认识。

Copyright 青岛静康中医肾脏病医院 ◎2003-2011 All right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18009955号-9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1245号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株洲路177号科苑经二路北端 联系电话:400-960-2898

本站所有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治疗及医疗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