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肾病科普
肌酐降到140了,能停药吗?
冬天,除了渗入棉衣里的寒气,还有一成不变的视觉景象。哪里都是光秃秃,哪里都是灰蒙蒙,索然无味,让人提不起精神和兴趣。倏忽转念又一想,这或许就是造物主为万物冬藏,苦心营造出来的氛围感吧。带上这个“滤镜”,再看一看眼前的黯淡和萧索,忽然也动了心。
关于“麻烦”,言下之意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自己煎药的话,火候、时间、水量、器皿都要注意;再者中药大多苦涩,难于吞咽;每天三次,一次200~250mL,不管是饭前空腹,还是饭后饱食后服用,一旦间隔时间不够,容易感到恶心等等。
除了以上客观层面上的“麻烦”,另一层“言外之意”也需要注意。
任何语言都有广泛的思想土壤做基础。比如“辨证施治、酌情加减”,虽然是中医学的专有名词,但只要稍加留意不难发现,生活中,人们也常常在审时度势见机行事。即使对待同一事物,会因时因地有所不同,甚至出现截然相反的态度。
抛开对患者主观感受的深入剖析,回归到肾病本身。之所以患者对治疗的必要性产生怀疑,像天平一样左右摇摆,是因为她忽视了一个隐藏“砝码”。
慢性肾病是一个从慢性肾炎逐渐发展到慢性肾功能不全,最终进展至尿毒症期的疾病。换句话说,这是一趟只能单向行驶的列车。如果不加以医疗干预和人为控制,想要留在原地都很困难,而等到发现时,往往又到了束手无策的危险境地。
以糖尿病肾病为例。糖尿病肾病是由糖尿病引起的继发性肾脏疾病。长期高血糖水平引起微血管并发症,使肾小球肥大,导致肾小球纤维化、萎缩以及肾动脉硬化,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肾脏滤过系统的损伤、肾脏实质性缺血和肾单位不断减少,进而发展成慢性肾衰竭。而一旦进展到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西医和中医都没有很好的办法,最终只能走上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者肾移植的道路。
因此,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一方面要着眼于对肾小球病变的探索治疗,以及血糖的达标管理和糖尿病其他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另一方面也要着眼于对剩余肾功能的保护,同时还要随时防范和应对病人在冗长的治疗过程中,因感冒感染、遵医嘱用药情况、饮食生活习惯、气候变化、情绪波动等,突然出现的病情反复或加重。
这些都是在肌酐值较低时,慢性肾病患者仍然需要按时复诊复查、遵医嘱服药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