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出现哪些症状时 说明发生肾病并发症
在慢性肾脏病的常见病因中,糖尿病位列前三,且不少糖尿病患者可能进展为肾功能衰竭,需要进行规律透析治疗。
糖尿病患者出现哪些症状时,
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一样起病隐匿,早期缺乏特异症状因此不易识别,更重要的是不少患者在诊断为糖尿病时已经发生了肾脏损害,但自身却毫无察觉,因此,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发现不能依靠相关症状,而是需要完善相关检查定期筛查。
对糖尿病肾病的筛查,我们主要依靠的检查包括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和肾小球滤过率,同时需要综合分析。
1、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影响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的因素较多,发热、感染、运动以及女性月经等均可引起该指标升高,因此检查该指标时应排除相关影响因素,若该指标依然≥30mg/g,说明尿白蛋白排泄增多,且不能以某一次的检测结果诊断为白蛋白尿,应在3-6个月的内重复检查,若其中两次检查发现尿白蛋白/肌酐比值≥30mg/g,说明已经出现肾脏损害。
2、肾小球滤过率
然而,部分糖尿病早期尿中无蛋白,可通过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表现得知,因此糖尿病患者在筛查肾脏损害时,应同时检查肾小球滤过率。
正常情况下,成人肾小球滤过率的平均水平为125ml/min,不同的个体存在一定差异,但至少不会低于90ml/min,否则说明存在肾脏损害,如下图。
肾小球滤过下降不仅预示发生了肾脏损害,还预示着未来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均会增加,同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还可引起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升高。
结合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与肾小球滤过率这两项检查,可初步判断糖尿病患者是否发生了肾脏损害。即便当前这两项指标检查无异常,糖尿病患者也应每年筛查一次,了解病情变化。
此外,糖尿病患者还应常规筛查尿常规,若肾脏损害为糖尿病引起,尿常规中往往表现为尿蛋白阳性,倘若出现血尿、蛋白尿伴血尿、管型尿等活动性尿沉渣异常,也应警惕糖尿病以外的肾脏损害。